- 杨丽芬;鲍勇诚;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以及案例研究等方法,本文探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下“小田并大田”创新实践模式在永胜县大沟村的应用与成效,全面分析了该模式的实施背景、过程、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小田并大田”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条件和土地利用率,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实现了农民群众与种植企业的双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2025年07期 No.284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申婵;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研究以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引,对农村土地规划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收集和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土地规划存在规划体系不健全、规划执行力度不够,以及资源利用效益低下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农村土地规划的若干对策。首先,强化农村土地规划的顶层设计,构建全面、统一和高效的农村土地规划体系;其次,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再者,强化规划执行力度,提升农村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上述对策将有助于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更好地推动农村土地规划工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期 No.284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 谭宗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对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当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及其效果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推广策略和方法。本研究还就如何打造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7期 No.284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 马君兰;
农村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运用数字遥感技术,以精细化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分析模型,开展了农村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研究首先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分类,生成了土地利用类型图,打破了过去靠人工解译和统计数据的盲目测量方法,实现了土地利用的个体化精细化监测。然后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利用远程传感数据挖掘土地利用的环境和社会动态变化信息。最后结果显示,利用数字遥感技术可以定量、高效、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监测农村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幅度和趋势,有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同时,该技术还有助于为农村土地利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7期 No.284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 李维琴;
为推动景电二期古浪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高当地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文基于探讨农业水价改革对景电二期古浪灌区发展预期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景电二期古浪灌区用水以及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了景电二期古浪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综合措施。结果表明,制定乡镇水资源配置方案、完善灌区管理机制、完善农业水价定价机制、建立节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建设基础设施、明晰产权、推广应用节水技术等综合措施为景电二期古浪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基础,灌区水资源管理效率和综合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2025年07期 No.28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闫凤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农业经济的具体案例,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科技创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具体影响。研究利用2000—2020年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包括新技术的应用、农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尤其是新型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研究还发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也在科技创新传播和应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研究不仅揭示了科技创新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政府和农业企业在制定未来农业发展政策和投资方向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2025年07期 No.284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 张青;
我国农村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个巨大的资源群体在我国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都占据着主力军的作用,影响着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因此,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以及寻求适合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的策略建议,使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对促进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起到推动作用。文章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加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价值意义,并针对所面临的问题与现状,在加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的策略方面进行了几点探究,希望对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参考作用。
2025年07期 No.284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杨生翠;肖夏;
工业辣椒是腾冲市固东镇新兴产业,近年发展迅猛,在带动椒农增收的同时也暴露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种苗外调致使成本增加,品种多、乱、杂致使品质难以保障,种植无序导致市场波动等诸多问题。本文就固东镇工业辣椒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作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工业辣椒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07期 No.284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 王洪萍;
本文以玉溪市红塔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作为国家和省级试点地区,红塔区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成效显著:主体数量持续增长,产业覆盖广泛,示范带动作用明显。通过服务中心建设,有效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和规范运营。针对现存问题,研究提出完善内部管理、提升竞争力和优化发展环境等对策,为红塔区及同类地区提供参考,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5年07期 No.284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 李晨;赵迪;曾亮;王蕾;张亚前;
辽宁省彰武县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和牛羊养殖基地县,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县大力弘扬彰武治沙精神,坚持以生态立县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种养结合、农牧融合、生态循环为路径,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地瓜、水稻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获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并获得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2025年07期 No.284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 吴帆;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深入利用,已将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至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复兴的重要位置。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核心目标在于利用信息化工具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增强农业生产效能,拓展农产品市场通路,驱动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本文旨在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些影响因素。
2025年07期 No.284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 芦清伟;
为了解决成县桔梗产业面临的市场波动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波动对其产量、品质、价格、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加强品种选育、市场开拓、品牌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与延伸产业链、政策扶持与行业监管等应对策略。最后,通过综合施策,旨在提升桔梗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其稳健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为成县桔梗产业应对市场波动、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2025年07期 No.284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 段江华;张炳英;
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鹤庆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产业面临的主要短板,从优化生产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政策扶持等维度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旨在充分释放马铃薯产能潜力,推动产业向高效化、集约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2025年07期 No.284 40-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 孔昕;白宁;
宁夏农业的传统模式长期受到水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和劳动生产率低的限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智慧农业成为推动宁夏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数字技术在宁夏农业中的应用现状,揭示了农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不足、农业从业人员技能匮乏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政策扶持、开展技能培训等解决方案,并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数字农业的实际成效与未来潜力。宁夏农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未来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5年07期 No.284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 侯世明;蒙琼;胡潇文;何全才;韦延华;
玉米在文山州粮食生产中占有主要地位,近几年来全州杂交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势头正旺,保障了粮食生产玉米种源供给,但快速发展中也存在制种基地分布零散集约化不足、政策扶持不配套、企业培育不到位、产业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笔者提出注重挖掘资源优势强力打造特色产业,注重以种招商赋能强化种企内培外引,注重政策集成支撑强化种业振兴行动等“五重五强”策略措施,以实现文山州杂交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振兴。
2025年07期 No.284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 魏霞;
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和人口集中,该地区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急需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以监控和促进其生态可持续性。本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构建了包括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社会效益四个方面的农业生态可持续性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动态综合评价法,对2000年至2020年间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总体农业生态可持续性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显著。研究还发现,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是提升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决策支持,对于指导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5年07期 No.284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 普碧;王家文;王茜;
本文通过对砚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全面分析,找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检测能力建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社会共治等对策建议,为砚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可借鉴的发展途径。
2025年07期 No.284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 戴玲;
来安花红作为地方特色水果,其嫁接技术在提升植株生长速度和果实品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现阶段的嫁接后期管理存在系统性不足、缺乏科学数据支持及农药肥料使用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植物健康和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花红”嫁接后期管理的影响因素,提出通过合理施肥与灌溉、病虫害防治、修剪与整形及环境调控等措施,优化管理策略,以提升“花红”的整体种植效益。
2025年07期 No.284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依力哈木·艾比布力;
冬季日光节能温室是一种高效、集约的蔬菜生产方式,在寒冷的冬季,利用日光温室的储热功能和放热功能,为幼苗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幼苗成长为壮苗,提高育苗的成活率,提升育苗的品质。本文详细阐述冬季日光节能温室育苗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人员提供有利的参考与借鉴。
2025年07期 No.284 53-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冯庆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大豆和玉米的抗病能力,保证其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加强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文章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该技术的要点,并提出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策略,旨在更好地指导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助力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2025年07期 No.284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张志勇;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发展,为解决果树栽培中水肥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以苹果树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进行深入研究,在阐述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优势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套优化滴灌水肥一体化方案,包括高效系统设计、科学水肥配比以及精准管理措施,研究表明该技术能显著提高水肥使用效率,同时促进果实品质提升,为果树栽培领域提供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2025年07期 No.284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 任丹;郭丽;赵艳梅;牟子蛟;张亚楠;王淑兰;
为了了解不同油菜在玉溪市红塔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及可推广性,筛选出适宜红塔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通过在红塔区开展的9个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验证各品种在红塔区适应性,结果表明:玉红油11号、编号27、玉红油8号、产量分别为4136.85kg/hm~2,3906.3kg/hm~2,3903.9kg/hm~2,分别比对照花油8号增产14.82%,9.79%,9.74%,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这3个品种产量高、抗逆性好,生育期适中,田间表现整齐度好,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得以保障,有利于形成丰产,适宜在玉溪市红塔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2025年07期 No.28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 李国栋;
本文探讨了永胜县粪肥替代化肥发展现状、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通过农业的不断发展,促使农户认识到了过量使用化肥易引起一系列问题。要解决永胜县粪肥替代化肥在实际运用过程出现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唯有依靠相关推广工作给群众做好政策解释及适宜的应用技术指导工作。
2025年07期 No.284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 李钰瑾;杜玫;李昊天;胡鑫;
基于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实现作物利润最大的作物种植决策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作物的习性和生长规律,开展了作物种植优化研究。首先以最大收益作为目标,建立单目标规划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动态规划建立马尔可夫决策模型,选用最大化价值函数开展优化策略的迭代计算;这为提高作物的生产效益提供了有效手段,对于促进乡村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年07期 No.284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 王继华;
本文以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甘蔗种植技术演变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该地区1978年至今甘蔗栽培模式的阶段性发展特征,重点分析了传统种植技术长期存在的连作障碍、机械化水平低、水肥管理粗放等问题。基于“药膜肥一体化”技术集成创新,提出轻简栽培新模式,通过覆膜保墒、精准施肥、种苗标准化等关键技术优化,实现甘蔗亩均增产1.7吨、蔗汁纯度提升1.36个百分点的显著效果。研究表明,新技术的推广需配套智能监测设备与抗旱品种选育,建议通过“政府+科研机构+农户”协作机制,建立区域性甘蔗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成果为热区甘蔗可持续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2025年07期 No.284 67-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 郭涛;张碧胜;许元辉;徐运西;
为筛选出适合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按照2023年云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品种展示方案要求,引进7个甜玉米、6个糯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实验,甜、糯玉米分别以云甜玉8号(CK1)和石糯2号(CK2)为对照。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表现最好的是瑞甜18号实产折合产量带包叶鲜穗23351.2kg/hm~2,比对照种云甜玉8号增产59.6%,其次是瑞雪甜10号和瑞雪甜4号;糯玉米品种表现最好的是瑞彩糯618实产折合产量16394.6kg/hm~2,比对照种石糯2号增产55.9%,其次是大玉糯12号和DYN19-6。综上所述,甜玉米瑞甜18号、瑞雪甜10号、瑞雪甜4号和糯玉米瑞彩糯618、大玉糯12号、DYN19-6高产,抗性好,食味品质好,适宜进一步推广。
2025年07期 No.284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 赵琴;陈芳;
以解决宁夏中部干旱带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目的,分析提出苹果土肥水高效管理、高光效修剪、微生态调控、冻害预防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结合生产实例示范推广适宜该地区的苹果高效栽培技术。
2025年07期 No.284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 顿高华;
日光温室西红柿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在日光温室环境下实现西红柿的高效栽培,已成为广大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日光温室西红柿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旨在为种植户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提升西红柿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期 No.284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 孙翠萍;宋玉欣;阎明升;孔晓君;
本文首先分析了五莲县低产低效茶园的形成原因,随后提出了更新树冠、优化品种、改良土壤、改善茶园生态等技术措施,接着提出了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后要从肥水管理、合理剪采、越冬防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强管理,最后提出了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的工作建议。
2025年07期 No.284 76-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卓兆海;
为了探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包括品种优化、精准水肥管理、土壤改良与绿色防控等措施。通过对当前小麦生产技术的探究与实践,结果表明,现代高产栽培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小麦单产和稳定性,还能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这些技术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益,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绿色农业模式的建设,以推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期 No.28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 刘云卿;
小麦作为国内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任务。本文旨在探讨优质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对种植效益的提升措施,以期为小麦种植户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指导,促进小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期 No.284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 王苏丽;
水果种植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种植方法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可持续的水果种植方式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提出并实践了果园生态系统的建设模式,旨在为水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途径。本研究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果树种植结构和方式,构建了以土壤为基础、以果树种植为主体、以有机肥循环利用为保障的果园生态系统。结果表明,这种系统能有效解决传统种植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大幅提高了果园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在系统中,利用有机废弃物制作肥料可以满足果树生长的营养需求,增强果树抵御病害的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实现果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运行。此外,经过五年以上的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果园生态系统的建设模式对于推动水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模式提高了果园的生产效益,注重环境保护,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其次,该模式进一步推动了科技进步,推动了农业知识的普及,让果农从种植的全过程中受益。总之,构建果园生态系统可以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为水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模式。
2025年07期 No.284 83-8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 张晓然;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农村黑臭水体问题尤为严重。农村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农村黑臭水体的污染成因,并探讨有效的监管策略,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5年07期 No.284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 葛鹏飞;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地区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饮用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将从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出发,深入探讨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的构建及具体保护措施的实施。
2025年07期 No.284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 党胜利;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农业灌溉节水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因其高效、节水的特点,在灌区节水改造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就灌区节水改造中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2025年07期 No.284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张庆杰;
为讨论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立足当前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分析了应用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并提出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改进灌溉方式和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从而提升农业水资源管理水平,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期 No.284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 张欣;
为打造新型节水农业,本文以膜下滴灌技术作为论述核心,分别从膜下滴灌的管道铺设、工程布置、株行距划分、运行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此种技术的应用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推广策略,希望能为相关领域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7期 No.284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 孙体爱;麻云华;柴鹏;管有东;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盈江县农作物秸秆处理面临“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的双重挑战。本文基于2024年秸秆台账数据,分析其综合利用现状及成效,发现存在基层认知不足、研发投入滞后、收集成本高、收储体系薄弱及资金短缺等问题。研究提出强化宣传培训、压实属地责任、坚持疏堵结合、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及优化甘蔗收购模式等对策,旨在构建“政府主导、科技支撑、群众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7期 No.284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 南文凯;
地表水、地下水等都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成分,为此,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科学利用农业用水,提高用水效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采取节水措施,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农业水利设施在农田灌溉作业中的价值,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基于农田水利灌溉中节水措施应用的意义,对农田水利灌溉中节水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2025年07期 No.284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刘莹莹;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关乎农业生产的效率,还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节水灌溉的推广和效果。因此,本文基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应用价值,深入探究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对策,以供参考。
2025年07期 No.284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陈亚萍;
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优势与挑战,然后分析了智能技术在农业灌区节水灌溉中的具体应用,并对推进智能技术在农业灌区节水灌溉中的应用给出了一些建议。分析发现,智能技术在农业灌区节水灌溉中的广泛运用不仅能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推动我国农业灌溉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5年07期 No.284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邵雨洁;董鹤笛;曲雪婷;
结合北京市朝阳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农业节水抗旱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包括采用高效灌溉、覆盖耕作、地膜覆盖、科学施肥、选择抗旱品种、秸秆还田、合理排水等抗旱技术措施,以便为节水抗旱生产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No.284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 王军;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和短缺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相关措施,如节水灌溉、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等,希望能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等。
2025年07期 No.284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 黄建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水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本文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的农村污水的特点为切入点,分析现状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对书院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案,主要采用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和分散式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供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No.284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 杨发;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之一,也是农业灌溉的重要基础。农业灌溉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也会导致土地盐碱化和土壤侵蚀,进而影响到水质。本文首先阐述农业水利灌溉与节水技术的重要性,接着介绍常见的农业水利灌溉模式,然后分析农业节水灌溉具体方法,并讨论了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希望能对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所帮助。
2025年07期 No.284 119-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 郭潇;
为解决干旱农业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本文就以低压管道节水灌溉技术作为论述对象,首先论述了这种技术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从确定灌水率、管网布置、管材选择、确定管径、管道施工等方面论述了这一技术的应用路径,希望能为相关领域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7期 No.284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 马丽;
为解决坡耕地机械化整地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本文对机械作业对水土流失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分层深耕、植被恢复与地表覆盖等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的防治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No.284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 刘鹏;
为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的多功能发展,本文对清洁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通过水土保持、农业污染控制和水利工程建设,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并带动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农村治理提供参考,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5年07期 No.284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 安清菊;
本研究基于新时代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背景,研究其在基层的管理措施以及效果。详细分析了新时代我国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问题以及挑战,结合我国农田土壤和气候特点,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我们通过大量数据收集和田间调查,对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发现我国在农田灌溉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灌溉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缺乏科技含量等。然后,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包括完善灌溉设施,优化灌溉方法,提高灌溉技术,推进资源整合和利用,开展灌溉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等。比较了这些措施实施前后的农田水利灌溉情况,发现所有措施均能改善现状,提高灌溉效率,节省水资源,优化农田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些研究结果为新时代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实践指导,对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07期 No.284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